English

展望新世纪的价值观建设

海内外学者聚会天津
2000-09-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由南开大学社会哲学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系主办的“新世纪价值观国际研讨会”,9月9日至10日在天津举行。来自美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的学者及李德顺、陈晏清、丰子义、阎孟伟、王南、韩震、邹广文等中国学者3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者就建立新世纪价值观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与会者认为,价值观作为人对自身生活意义的反思与追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对全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20世纪里,片面的现代文明价值的局限性已经充分表现出来,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只有依据新的历史条件,实现价值观的变革与重建,才能为新世纪的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目前,人类正处于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从价值观上反思即将过去的20世纪,展望21世纪,为未来指出一种可行的价值选择目标,为当下社会生活寻求更为合理的发展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问题,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是:人的发展是全面的,既包括满足物质需要的科技理性的发展,又包括满足精神需要的价值理性的张扬,所以应该是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以工业文明为主的近现代工业社会,片面追求科技理性的发展,压抑了价值理性的发育,使人类理性和人的发展日趋片面化。学者们认为,新世纪价值观的建构应以人类理性的合理重建为基础,要用理性的态度对待理性,建构起一种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和谐统一的健全的人类理性。

学者们关注较多的一个问题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以及后现代文化的关系问题。学者们确认:迄今为止我们人类所处的状态仍然是现代社会状态,应以现代文化为坐标反思和借鉴传统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有价值的东西,而不应本末倒置。学者们对此也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围绕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问题,以及如何借鉴问题。

学者们比较关心、分歧较大的问题是东西方文化关系问题,特别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学者们认为,这两种文化应当相互补充,和谐发展,全球文化的发展模式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而分歧较大的是文化的发展应以哪种文化为本位的问题,以及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的具体连接问题。

关于宗教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重建,学者们认为,宗教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一些学者说,宗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宗教不仅在传统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具有社会功能。学者们分歧较大的是宗教的社会作用与哲学人文科学的社会作用的关系问题,如二者是否可以相互替代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